9月14日,海南發布了《關于開展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人才服務管理改革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部署開展國際人才服務管理改革試點,在國際人才引進使用、培養評價、工作居留、服務保障上實現突破,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體現中國特色、符合海南定位的國際人才服務管理體制機制。
這是海南對標國際領先水平和最高開放形態,實現人員進出和就業執業自由化便利化的重要政策措施;也是全國首個在省級層面出臺的覆蓋全省的國際人才服務管理改革系統性文件。
目標
到2022年,重點在制度建設、機制創新上有較大突破,基本建立起國內領先的國際人才服務管理體制機制,形成公正、法治、包容、便捷的國際人才制度環境,確保各類國際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
到2025年,全面落實各項任務,建立形成更加開放、充滿活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際人才服務管理體制機制,國際人才總量明顯增長,國際人才使用效能明顯提高。
1.創新國際人才引進使用機制
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全球人才招聘制度,編制發布《海南自由貿易港行業緊缺人才目錄》,引導國際人才來瓊工作和創新創業;
在海南省內高校、醫院、科研院所和法定機構拿出一定數量崗位招聘外籍人員,允許符合條件的境外人員擔任法定機構、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的法定代表人;
搭建國際人才創新創業平臺,籌建中國(海南)留學人員創業園,吸引國際人才和優秀留學生到海南自貿港創新創業;
拓寬國際人才工作聯絡渠道,依托我國駐外使領館或友好城市加強與重點國家和地區開展交流合作,吸引國際知名獵頭公司總部或分支機構落戶海南;
打造國際人才交流合作品牌,舉辦中國(海南)人才交流大會暨“一帶一路”人才發展論壇,加強與國際知名行業協會和基金會合作交流,吸引重點領域高端人才。
2.完善國際人才培養評價激勵機制
創新人才國際化培養方式,引進境外理工農醫類高水平大學、職業院校在海南自貿港獨立辦學,推動國內重點高校引進境外知名院校在海南自貿港舉辦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培養一批具有國際化視野的人才;
建立國際人才職稱評審綠色通道,對引進符合海南省高層次人才分類標準和條件的國際人才,可依據其貢獻和實際水平,破格申報評審高級職稱;
改革涉外職業資格管理制度,放開境外人員參加職業資格考試限制,允許取得部分境外職業資格或公認的國際專業組織資質(除注冊會計師、法律服務等領域外)的國際人才,通過技能認定后直接為海南自貿港內的企業和居民提供專業服務;
完善國際人才薪酬激勵機制,指導用人單位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探索針對高端人才的崗位分紅權、項目收益分紅、股權激勵等中長期激勵辦法,允許通過技術股權收益、資本市場變現等增加合法收入,吸引集聚國際人才。
3.實施工作許可和出入境便利措施
對外籍人員赴海南自貿港工作許可進行負面清單管理,“負面清單”之外的外籍人員來海南自貿港工作不受限制;
對工作許可負面清單中的限制類實行配額管理,建立配額動態調整機制,在配額總量控制下對限制類工作許可自主審批;
允許在海南自貿港任職的外國高層次人才,經同意并備案后,可直接在海南自貿港兼職工作、創新創業,工作許可證在有效期內,兼職工作無需重新申辦或變更工作許可證;
實行“容缺承諾+失信懲戒”制度,外籍人員辦理工作許可和工作類居留許可除提交主要申請材料外,其他材料可“容缺受理”,對不履約的個人和單位依法實施失信懲戒。